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2024年“质量月”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01-16 来源:产品中心

内容详情Product details

  9月5日,2024年全市“质量月”新闻发布会在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三峡广电二号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召开,现场介绍了2024年宜昌市“质量月”活动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9月是第47个全国“质量月”活动主题是“加强质量支撑共建质量强国”今年宜昌将开展哪些主要内容?有何特色亮点?一起了解吧!

  深入宣传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快速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建议》,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通过组织“质量月”诚信教育现场咨询、线上知识竞答、小记者质量观察团、中小学质量教育实践、实验室开放日、企业首席质量官巡礼等系列主题活动,充分的发挥全媒体资源优势,加强质量主题宣传,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弘扬优秀质量文化,引导行业质量诚信自律。

  深入实施“千百十”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对标达标”质量提升、质量技术帮扶等活动,慢慢地加强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上的水准。深入实施公共服务的品质提升行动,组织实施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开展市级公共服务的品质监测,加强监测结果的运用,补齐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满意度。

  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总站统筹+分站实施”运营模式,加快建设全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网络,实现“NQI协同服务、一站式办理、零距离服务”。立足服务站点,推动“湖北市场监管智慧服务一张网”县市区运用全覆盖。

  综合运用监督抽查、执法打假、集中整治、缺陷产品召回等手段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扎实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特定种类设备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电瓶车专项整治、电子计价秤计量专项整治等,做好日用消费品、重点工业品、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逐步提升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以宣传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获奖组织为契机,鼓励各行各业培育和增强质量优势,树立一批质量发展标杆。通过组织并且开展企业品牌管理培训,帮企业突出品牌定位,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知名度。开展“湖北精品”培育申报工作,打造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和集群品牌,以品牌建设助力宜昌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组织参加全省“加强质量支撑共建质量强国”主题微视频大赛、组织申报湖北省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开展全市公共服务的品质监测、组织并且开展“质量月”诚信教育宣传线上知识竞答等。

  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荆楚放心购”暨宜昌市放心消费创建主题实践活动,举行“湖北省磷化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揭牌仪式,开展电瓶车专项整治、电子计价秤计量专项整治、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电梯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周等。

  宜昌市委宣传部结合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4”专项行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等,开展重点领域版权行政执法及宣传教育。

  宜昌市教育局联合省纤检局宜昌分局开展“质量课堂”进校园活动及全市中小学校服抽检工作。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部门开展2024年“宜荆荆”都市圈生态环境检验检验测试的机构联合技能竞赛。

  宜昌市商务局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消费季、家电家居欢购季、家装品质节等各类主题活动。

  宜昌市总工会开展2024年宜昌市职工“五小”优秀创新成果征集活动、优秀班组管理工作法征集活动。

  宜都市以招引“宋城三峡千古情”“三峡长颈鹿乐园”等重大文旅项目为契机,开展文旅产业质量提升。

  市质量协会牵头制定《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并组织实施。湖北省电梯协会组织并且开展电梯安全宣传活动。

  兴发集团将以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为契机,组织并且开展质量强企强链经验交流;安琪集团将组织并且开展原材料质量改进专项行动,举办第四届检验测试技能竞赛,开展质量零投诉基层单位创建活动等。

  宜昌发布记者提问:城市重点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宜昌如何保障工程质量,打造市民居住安全“硬环境”?

  答:工程质量监督是政府监管的重要职能,直接关乎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息息相关。宜昌市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标准流程,两个工作重点,三项管理体系”的“123”经验做法。

  一、构建一套验收监督标准化流程。坚持系统思维与全过程监管,建立“定点监督+随机巡查+专项抽查”的标准化监督流程。对图纸会审、基础、主体、节能、分户、竣前检查到最后的竣工验收实行定点标准化监督验收,落实参建五方主体责任;同时依据工程类别、技术难度和工程重要性及责任主体的信用等级等情况,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穿插随机巡查,强化工程质量过程控制;并针对桩基、钢筋原材与接头、节能与防水材料、混凝土强度等主要建筑材料与构配件实行专项监督抽查,确保总体质量安全可控。

  二、突出两个工作重点。一是突出质量普遍的问题的监督管理。全面贯彻“精益建造”理念,编制《宜昌市房屋工程质量普遍的问题防治指导手册》,制定《住宅工程质量普遍的问题防治检查表》,精准督促指导项目质量普遍的问题防治。二是突出商混与检测的关键环节管控。实行监督小组负责制,定期开展三级巡查,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从原材料采购-进场检测-生产控制-运输管理-交货检验-施工现场的预拌混凝土全链条监督管理体系以及从合同登记-见证取样-试验监控-数据采集-报告生成-事后监督的工程检验测试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保障商混质量,杜绝虚假检测。

  三、完善三项监督管理体系。一是数字监督管理体系。全方面开展以“1541”为体系的智慧工地3.0建设,推进“人、机、料、法、环、测”6大影响因子全要素信息化,逐步对建筑工程10大分部、99个子分部、616个分项、765检验批实施标准化分解,统一验收流程,实现质量管理一条线溯源。二是诚信管理体系。根据《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信用管理办法》为全市从事建设活动的13类企业4类关键岗位人员建立电子信用信息档案,明确优良行为149种,不良行为482种,实行ABC分级管理。三是信息公开体系。全面实施竣工验收信息公开与房屋的品质合格证制度,探索业主开放日,推动先验房后收房制度。搭建质量信息公示系统,打造覆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化公示体系,倒逼参建单位压实主体责任,提升工程品质。

  极目新闻记者提问:产品质量关乎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请问宜昌产品质量状况如何,能否让市民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答: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三峡公共检验测试中心始终践行“检测为民”理念,依法、科学、公正地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为服务监督管理执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较为可靠的数据支撑,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主要从四个方面不断的提高检验测试能力,为监管提供高水平的支撑。一是建设高水平平台。投入2.1亿元高标准建设了3.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实验室,建成了1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3个省级检验检测中心,与省药检院联合建立了药品品质衡量准则研究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平台。二是持续提升技术能力。每年引进一批高学历的检测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投入400万元购买先进的检测设备,紧跟监管需要和检验测试标准变化,加大新产品、新参数开发,每年新增100个以上产品或参数。三是强化“监检结合”。在产品抽样检验测试过程中,注重与监管部门“监检联动”,提高抽检针对性和准确性。针对检出的不合格产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加急抽样、检测,反复进行数据比对,确保检验测试结果准确无误。四是加强质量监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定期开展检验测试的数据内部抽查,不让一个检测差错发生。三峡公检中心每年出具食品、药品、产品监督检验报告1万份左右,出具的检测报告未出现任何差错,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去年以来,三峡公检中心承接全市食品、药品和工业产品监督检验任务,开展监督检验1.9万批次,其中,食品抽检1.6万批次、药品抽检1千余批次、工业产品抽检2千余批次,食品抽检合格率为98%,药品抽检合格率为99%,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7%。从抽检结果来看,全市食品、药品和工业产品的总体合格率较高,产品安全质量状况稳定。针对不合格率较高的产品,一方面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至监管执法部门,配合监管部门进行依法严厉查处;另一方面利用检测技术优势,每年开展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帮企业改进生产的基本工艺,促使全市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提升。今年,与市公安局共建了全省首个“食品药品快检实验室”,对食品安全应急事件检验实行优先检、快速检,助力公安部门提升了精准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

  下一步,将持续加强检验测试能力建设,努力打造全国区域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为服务全市食品药品产品监管、保障公众健康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湖北日报记者提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推动产业和城市高水平发展的命脉。宜昌是怎么样开展质量强企工作,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

  答:宜昌深入践行《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聚焦实体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探索推行“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建立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体系、建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质量品牌创建体系、建立产业链质量提升机制,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五建一导质量强企”工作新机制,激发企业未来的发展新活力。

  聚焦公司发展的实际的需求,集成标准、计量、检验测试、认证认可、“四大安全”、知识产权、质量品牌等市场监管服务企业的各类质量要素资源,推动质量工作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通过建立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解决好“主抓主体”问题;建立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体系,解决好“质量支撑”问题;建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解决好“质量安全”问题;建立质量品牌创建体系,解决好“质量标杆”问题;建立产业链质量提升机制,解决好“线上联动”问题;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解决好“方式方法”问题。立足企业实际,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服务质量,找准行动方向,持续性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从四个方面抓好“五建一导”工作:一是抓制度。制定《关于推进“五建一导质量强企”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五建一导质量强企”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内容及标准。二是抓培训。召开“五建一导质量强企”业务培训会,发放《质量强企工作指南》和《卓越绩效管理知识读本》,培训质量强企工作流程,指导企业按照“一企一档”建立档案,广泛开展质量诊断、对标达标、质量改进等活动。三是抓示范。以安琪酵母为标杆,建立了具备理论学习、企业交流、示范带动等功能的“五建一导质量强企”示范基地,发挥标杆引领作用。四是抓督导。将城区规模以上公司进行区域划分,实施领导责任区制度。局班子成员“联一带十”,对“五建一导质量强企”工作进行督导。

  通过持续性开展“五建一导质量强企”工作,企业竞争力慢慢地加强。宜昌2家企业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9家次企业荣获长江质量奖,45家次企业获得三峡质量奖,16家企业的18个产品被认定为首批“湖北精品”。宜昌9个品牌上榜“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品牌价值800.15亿元。“五建一导质量强企”工作经验入选《宜昌改革创新50例》,被《中国质量报》头版头条宣传推介。后期将持续推进“五建一导质量强企”工作,聚焦实体经济再发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城市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荆楚网记者提问:宜昌在群众性质量活动方面有什么特色?今年的“质量月”期间又有什么亮点?

  答:在“大质量时代”下,质量不仅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责任,更是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事业。宜昌市质量协会长期以来坚持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推动群众性质量活动。邀请权威的质量行业专家走进企业,针对企业在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系统化地开展质量活动的跟踪指导和专项培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上的水准。同时,鼓励企业到其他领军企业走访参观,这不仅为公司可以提供了展示自身质量管理成果的平台,也推动了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除此之外,还组织公司进行质量知识竞赛、质量成果展示以及质量管理小组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一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员工参与质量提升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形成了全员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全市质量提升小组活动已持续开展42届,参加公司数由最开始的二三十家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家,申报的QC课题由几十个增长到今年的211个,涉及军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化工业、医疗系统、电力系统、旅游服务等行业,激发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的提高了新质生产力。

  今年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针对全市首席质量官实施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仔细地了解不一样的行业、不同规模、不一样企业首席质量官的设置及履职情况,针对首席质量官评价机制不全、覆盖面不够、履职不充分等实际问题,参考国内发达地区首席质量官建设的有关联的资料,牵头研制了《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将在全国“质量月”期间进行发布推广。该标准围绕评价原则、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流程5个方面,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设定意识、诚信、知识、能力、业绩5项指标,形成首席质量官五个等级规划区分,各类组织可按照产业类别、组织规模等真实的情况进行聘用,体现了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从局部评价向全面评价转变,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特点,为全市企业首席质量官多维度、全流程评价工作提供了“标尺”。后期将持续开展《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宣贯培训,推动各类组织依据标准开展首席质量官评价,充分的发挥首席质量官在质量安全、质量提升、质量创新、质量方法推广运用和质量文化建设方面的领导作用、智囊作用和纽带作用,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上的水准不断提升。

  宜昌市质量协会将在群众性质量活动中继续发挥非消极作用,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备注:我厂专为离心铸管生产稀土镁硅合金丝线。
成份:

联系我们Contact us